首页 > 小说资讯 > 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小说-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抖音小说刘瑛朱遂宁

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小说-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抖音小说刘瑛朱遂宁

编辑:素流年更新时间:2022-10-24 18:27:15
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

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

魂穿成刘伯温之子刘瑛!当得知老爹被朱元璋设计,随时会全家扑街的情况下,刘瑛一心想要退隐,当一个富家翁。朱元璋:“你忍心看大明子民水深火热么?大胆,你居然忍心弃万民于不顾……”刘瑛:“要我效力也行,你发誓,你发誓不杀我!”老朱:“我发誓!哪怕你骂咱!咱也绝不杀你!”

作者:小心往前走 状态:连载中

类型:穿越重生

《大明:朱元璋发誓不杀我!》这部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很吸引人,是由作者小心往前走写的!主角为刘瑛朱遂宁小说描述的是:只见这魁梧的汉子一把拉住了刘瑛,急切道:“若是你所言非虚,不论你求什么恩典,咱都会上书……

精彩章节

乾清宫。

一只异兽香薰立于御案。

袅袅香烟升起。

朱元璋放下手中纸笔。

畅然淋漓地喝了口茶,朝门外喊道:

“小云子,召集中书省左右丞相、韩国公、刘伯温,翰林院学士……来华盖殿议事!”

站在门口的小黄门子立马应道:

“是!”

哒哒哒的脚步声远去。

朱元璋又低下头批改奏章。

没过一柱香时间,门口又传来高声喝报:

“太子殿下到——”

朱元璋头也没抬,手也没动:

“标儿,怎么突然过来了?”

太子朱标剑眉星目,相貌堂堂,身穿赭黄色的蟒龙袍,腰间系着金灿灿的腰牌,除此之外,再无半分装饰。

“父皇,您可是要重启科举制度?”

朱元璋有些诧异,抬起头,指了指殿中的凳子。

“坐着吧,你是何时知道的消息?”

朱标微微一笑:“父皇,昨日大妹在文书院翻越典故,儿臣实在好奇,便问了她几句。”

“她说您一定会展开科举制度的,到时候她也要为您出一二题目。”

“不过多的,儿臣是怎么问,也问不出来,只好来问您了。”

朱元璋哈哈大笑:“你来得正好,咱方才让小云子去东宫召你了,一会儿就在奉天殿商议此事。”

所谓知子莫若父,其实反过来也一样。

朱标略一思索,便问道:

“父皇可是在宫外听到了什么?才有如此想法。”

朱元璋哼了一声:“难道就不能是咱心血来潮的举动?”

对于朱元璋这孩子气般的话,朱标只是笑着摇了摇头:

“父皇乃圣明之君,断不会如此行事。”

“只是儿子实在好奇,此人究竟是谁?有这么大的能耐,能让您做出改变。”

自从第一次科举制失败后。

朱元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那叫一个深恶痛绝的态度。

所以,朱标对此,十分好奇。

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,缓缓走到门口。

“标儿,你猜一猜?此人与官员有关。”

说罢。

朱元璋大摇大摆,朝奉天殿走去。

朱标摸了摸下巴,脑海中,浮现出一个名字:

“父皇,莫非是宋先生?”

朱标口中的宋先生,名为宋濂,乃是朱标的儒学大老师,被誉为明初四大家之一。

他的散文功底,跟刘伯温不相上下,深得朱标尊敬。

“再猜猜。”

“哦~儿臣知道了,肯定是董轮先生。”

“再猜猜。”

“难不成是翰林院大学士?”

“标儿,莫猜了,朝会过后去问你妹妹吧。”

“哎!父皇您等等儿臣呀。”

来到奉天殿。

一众臣子们已经在此等候。

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睥睨着众人的神情。

开门见山道:“我大明人才稀缺,尤其红薯发明出来后,更是调拨了不少官员研究,各地方官吏更是一个人,当两个人来用。”

“朕左思右想,决定重启科举制度,众爱卿可有何想法?大可以说出来。”

此言一出。

众人皆惊。

胡惟庸、李善长更是面面相觑。

因为朝中大大小小的奏章,基本上都由中书省接手后,再给朱元璋定夺。

所以一般来说,朝中有什么波动,胡惟庸都能有所了解。

但朱元璋说的这件事,实在太过突然。

他们都还没在私底下商议过呢。

一个眼神过去,御史中丞涂节连忙站出来,高呼道:

“陛下!臣以为不妥,举荐人才乃是国家之本,随意更改政策更是会动摇国本,不可操之过急啊!”

朱元璋冷笑两声。

看看这些该死的臣子,朕还没有说什么,就自己跳出来了。

他并没有理会涂节,视线缓缓转移,说道:

“就中丞一人反对吗?其他人,没有意见?”

“若没有,那以多胜少,当择日通报百姓,开展科举制度。”

众大臣:??

皇帝你不讲武德啊。

出班必须要一个个出班,这是规矩。

不代表只有涂节一人反对。

可现在,看着想法坚定的朱元璋,谁也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。

倒是刘伯温见气氛冷然下来。

大脑迅速运转。

自己是贫苦出身,没有世家做支撑。

而淮西党就不一样了,其势力错综复杂。

如果废除举荐制度,无异于砍断了他们的左膀右臂。

对于政敌,刘伯温是向来不留情面的。

他清嗽出班,看着涂节,朗声道:

“古有商鞅变法,可以证明,只要改变,就会有进步。”

“虽然举荐制能让我大明稳定,但未来,依旧是属于年轻人的。”

“我大明休养生息,青壮年愈来愈多,自然要将机会交给年轻人。”

“在大数字下,科举一定会塞选出可用的人才,所以,以臣看,科举一定是利大于弊!”

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。

看来这父子二人,都是一条心的!

都是为国考虑的股肱之臣!

“朕认为诚意伯说得不错,这也是朕想说的。”

“既然众爱卿都没有意义,那么接下来就讨论,科举制度的相关章程吧!”

朱元璋一锤定音。

直接让其余人干瞪眼了。

但胡惟庸等人,都是一等一的老狐狸。

自然知道,朱元璋这次是下定决心,不可能再听他们瞎掰。

只好顺应朱元璋的话:

“陛下圣明。”

……

朝会结束。

众臣子纷纷告退。

殿内,只留下了朱标、朱元璋父子二人。

朱标笑着问道:“父皇,现在可以告诉儿臣,想要开展科举制度的人是谁了吗?”

朱元璋呵呵一笑:“是刘伯温的庶出小儿子,刘孟宇。”

朱标想过许多种可能。

此人或许不是德高望重,也可能只是一个品阶较低的小官。

可他怎么也想不到,能影响朱元璋做决定的人。

竟然是一个毛头小子。

这让朱标迟疑地看着朱元璋,道:

“父皇,您可下定决心了?这刘孟宇究竟和您说了什么?让您匆忙展开科举制度。”

朱元璋喝了口茶,笑呵呵地说道:

“这刘孟宇是个秒人,今日咱与你大妹妹一同去了乡下,听见他谈论了一番科举制度的利弊……”

精品推荐

最新小说

相关资讯